2025.04.30

植物补光灯必须频繁调光吗?恒定 vs. 动态光谱,谁更科学?

文章作者:欧瑞森 浏览量:

在设施农业中,随着LED技术的发展,可编程动态光谱成为热门趋势。许多种植方案提倡“根据生长阶段频繁调光”,但最新研究显示,频繁调光是否优于恒定光照,取决于作物种类、生育阶段及目标产量品质,并非越复杂越好。


恒定光谱:稳定生长的基石

  1. 恒定光谱通常以固定比例的红、蓝、远红光组成,确保整个生育周期提供稳定的光质环境。
  2. 研究表明,在番茄连续种植中,使用固定红蓝比(R:B=4:1,PPFD 300 μmol/m²·s)的光谱,整个生育期内植株高度、光合速率和产量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(Hao et al., 2021)。在此模式下,番茄产量提升了16.2%,且果实品质差异小。
  3. 对于大多数蔬菜作物(如生菜、菠菜),恒定光谱提供了较低的管理复杂度,且作物对环境突变的应激反应更少。

动态光谱:精准调控的优势与风险

动态光谱通过生育阶段调整光配方,例如:
  1. 苗期增加蓝光(增强株型紧凑性)
  2. 营养生长期提高红光(促进叶片扩展)
  3. 开花期增加远红光(加速开花、果实形成)
2022年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》研究显示,在草莓栽培中,动态调整蓝光比例(苗期30%,开花期10%)可以将开花时间提前约7天,单株产量提高12.5%(Xu et al., 2022)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频繁光质变化若控制不当,易引发光抑制或不稳定的生长响应。例如,2023年一项对甜椒的研究发现,光质频繁变化(每周调整)导致气孔导度波动超过15%,最终产量反而下降了8%(Wang et al., 2023)。

如何科学选择?
  1. 作物类型:生菜、菠菜等快速收获型作物,恒定光谱足以满足;果菜类(如番茄、草莓)则可考虑动态调整。
  2. 栽培目标:若追求高品质(如高糖度草莓),动态光谱更具优势;若以稳定量产为目标,恒定光谱更安全。
  3. 控制能力:动态光谱需要精准传感器、环境联动系统,适合高投资型设施;简单系统则建议采用恒定模式。

结语

频繁调光并不是植物补光的唯一正确答案。恒定光谱强调稳定与低风险,动态光谱追求极限优化但需谨慎应用。真正科学的策略,是根据作物生理特点与设施条件,制定最合适的光谱管理方案,而非盲目追求频繁调光。

恒定光谱与动态光谱LED在温室中的对比应用

热门博客
联系销售代表

需要了解产品,或需要获得照明方案和技术支持,请与我们联系。

给我们发邮件:sales@oritham.com 给我们打电话:0755-36887899转8128

或给我们留言:

快速导航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植物生长灯 下载区 客户案例 FAQ 技术支持

关注我们 小红书 公众号 微信号

深圳市欧瑞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
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高新南七道138号惠恒大楼一期4楼4112.

邮箱:sales@oritham.com

版权所有2024 @ 深圳市欧瑞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311715号 Power by:SZZGHL网站地图